Skip to main content

系統管理品質

和康顧問 版權所有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為協助客戶發展科技整合落實使用者為中心的服務設計理念,可參照國家發展委員會——政府數位服務指引,持續精進作業程序,透過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迭代(Iterative)及漸進式(Incremental)軟體開發,提升服務品質。為因應技術創新及政策調整,在服務生命週期各階段,考量使用者需求、服務整體架構及技術資源成熟度,採用迭代式開發作業程序,分析使用者回饋,採取敏捷式回應,為客戶創造最高價值。

專案管理策略,取決於任務性質,一般可分為敏捷式管理(Agile)及傳統瀑布式管理(Waterfall)。傳統專案管理模式規劃時從範疇管理著手,先獲得需求產生工作分解結構,根據範疇來估算時間及成本;使用者往往看到產品或成果時才真正知道自己要什麼,而敏捷式專案管理是在大方向、資源、日期確認,以及需求細節可變動的情況下估算需求。專案根據需求和技術的不確定性程度,可區分為簡單(Simple)、複雜(Complicated)、錯綜複雜(Complex)、混亂(Anarchy/Chaos)四種狀態。

專案的管理模式可依專案特性,採用傳統與敏捷專案混合的管理模式,在兩種方法中,敏捷式計畫的要求比傳統瀑布式更嚴格,傳統軟體開發如瀑布模型嚴格遵循計畫、分析、設計、編碼、測試和維護等幾個階段,且開發各階段間須等到前一階段的工作結束後才能開始下一階段的工作,前項工作正確無誤,後項任務才能依循正確道路,就像瀑布一樣,自始至終由上而下。

隨著時代快速發展,多元化任務引領敏捷式管理,敏捷式管理以Scrum執行,《哈佛商業評論》提及Scrum每一次行動,劃分成工作包和活動之方式與精神。推薦採用Trello「看板」電腦化工作流系統,來追蹤任務,使團隊能將進度「視覺化」,並排定任務的優先順序,增加或排除任務。團隊成員針對進行中任務設定數量限制,必須先完成手邊任務,才能進行新任務。每天的開始與結束,團隊即時面對面與會討論,談論昨日進度、今日計畫,以及目前阻礙,這些會議能建立團隊精神,並協助找出影響進度的主因,讓團隊知道目前及未來規劃,富有彈性迎接突發性事件兼並頻繁的交付。

針對所採取之管理策略特色,以下進行簡短說明:

(一) 迭代式開發

開發過程被分為數個迭代周期,每個迭代期為定長或不定長的時間塊,迭代周期持續的時間一般較短,通常為1~4週。

(二) 增量交付

產品在每個迭代周期結束時被逐步交付使用,而全案結束過程時一次性交付,每次交付成果皆可佈署到用戶應用環境中,即時生產具備效益和價值的產品給客戶。

(三) 開發團隊和客戶反饋推動產品開發

敏捷開發方法主張客戶能夠全程參與整個開發過程,這使需求變化和客戶反饋能動態管理並及時集成到產品中,同時,團隊也能及時對客戶的需求修正產品。

(四) 持續集結

新型開發功能或需求變化應頻繁地整合至需求範疇,分別在每日工作會議中集結及迭代週期結束時整合。

(五) 強調員工自主性,仰賴團隊協作成熟度

擁有一個積極性高、自我管理度高且具備自由交流風格的開發團隊是敏捷式專案的必要條件,敏捷式開發以人為核心建立的規則和機制,而非把框架強加於人。依據專案性質導入合宜的專案管理模式,不論何種方式的管理模式,專案管理計畫是專案執行的精髓,導入敏捷式專案管理模式,將計畫中各階段規則依照迭代周期原則分配到專案的待辦清單(Backlog List)中,再依照反覆式的開發方式執行每項待辦清單(Card)。